top of page

14 & 24 & 44歲英文救急手冊



你剛出社會嗎? 你上班要用到英文嗎? 然後你沒辨法從A唸到Z嗎? 


每天全台有無數莘莘學子透過谷哥搜尋"快速提升英文",花了0.51秒就能抓到758,000項的結果。大家最愛的有VoiceTube,經理人月刊,大學生來了沒,商業周刊,The News Lens,Tutor ABC,天下雜誌,30雜誌,關鍵國際…資源多到汗牛充棟。


自從社團成立以降,每天最常被問的就是怎麼學英文、怎麼寫英文覆歷、怎麼寫英文自傳,怎麼寫英文郵件,怎麼考多益、怎麼考全民英檢、怎麼考英文高分等好像很嚴重的問題XD。這邊,本人自信有一小丁點的程度,來解釋為什麼24~35的你,英文不需要學、不需要唸、不需要讀、不需要考、不需要補及最重要的,不需要花錢(麻得法刻商人去屎一屎*加重音)。


首先,你的日常就是被媒體說服"英文"是重要的:

天下雜誌說:「台灣英文到底「菜」在哪裡?」 重點是什麼? 當然是銷售恐懼~不然哪來的廣告收入,因為一群年青人超怕自已被其它國家在學英文的人幹掉。

英檢測驗公司ETS多益說:「大學生菜英文,不及企業要求。」 重點是什麼? 當然是銷售恐懼~不然哪來的報名收入,因為一群年青人的"爸媽"超怕自已小孩沒工作沒收入。

然後有個網路俠士說: 你不知道的英檢真相:「考英檢如何變成一種「全民運動」? 重點是什麼?

當然是銷售恐懼,讓你清楚你的錢是如何被人家拿去開公司賺錢,然後追隨俠士按讚。


你的下一個問題:「我知道TutorABC尾牙是我出的錢,然後呢?」


接下來要寫的,會非常殘酷及無情,希望你喜歡 :D 56UP》 

2013年在英國播出時曾引發熱烈迴響,導演艾普特(Michael Apted)從1964年拍攝起,完整記錄14個孩子(11男3女),有人家境優渥每7年都現身受訪,也有人曾經流落街頭,讓劇組找不到人。


片中,讀私立小學、家境富裕的Andrew與John才7歲已開始學讀《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關心經濟情報,對於未來,Andrew與John隱約知道應該會平穩念完牛津大學,然後畢業成為律師。


出生自貧民窟的孩子則沒太多時間談夢想,有人單純希望長大能到附近超市上班,眼前最大的夢想甚至是看到自己的爸爸能吃飽。社會資源在你出生前似早被瓜分殆盡,當你懵懂長大、某天愕然驚醒,你的人生已無法從頭,只能默然接受這令人無法言語、卻又殘酷的赤裸事實。


重點?

英文是某個階級層面的小孩或青年,會需要用到的一種工具。但在台灣,我們將它普及化到所有小孩都要學英文,而沒有考慮到,在什麼的環境下,你的小孩(就是在看這篇的你)需要說得一口利流英文? 在地下街打工的餐廳嗎?在東區擺攤的誠品書店門口嗎?還是在星巴克遇到國外客人時,明明他在台灣生活卻要你說英文(你何時看過紐約星八八的員工看到你台灣人突然冒出中文的你要喝什麼)?


我的重點在於,當你盲目地追求所謂上層階級小孩的學習路徑,成功路徑,生活路徑,你只是在自找麻煩而已。

我們都聽過生活不公平啦、連勝文還不是靠爸族啦、人生就是這樣不公不義啦,你要學會冷酷啦、你要怎樣怎樣等網路廢話。再不然就是一堆拷爸社團,大家一起罵真的比較有趣(是真的XD)…但這些都無法讓你從盲目到視力一點零。因為你還是不知為何地去補英文、考英文、用英文;只因為它在台灣可是比畢業證書還有用的技能(到底是誰說的啦?)。


談論什麼社會階級化、貧富差距擴大、政治討好右派、社會流動凝結這些是沒有意義的,我想說的是,無論貧富貴賤,當導演問到甚麼時候感覺到幸福,大家的答案都是跟朋友、家人在一起的時候、看到自己孩子畢業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時候,就連裡頭最不得志,也沒婚姻的 Neil 都說,跟朋友在一起甚麼都可以聊的時候感到非常快樂。


當你回頭看看哪些時間花在英文上面,若拿來陪家人或跟朋友打電動K歌,是不是比較爽! 所以下面為你安排三個小工具,省事又好用喔!


1. 慢速學習: 一個小小的好習慣,便足以讓你的多益英文拿到900分外加一張金證照

2. 如何渡過每一次使用英文的危機時刻: 沒英文底子,如何在交作業及回Email的緊急時刻,寫出"好英文"

3. 英文面試成功率提高200%: 什麼叫瘋子?愛因斯坦曾說過:「一遍又一遍地重複作同一件事,而期待會有不同的結果。你應該是瘋子!」


開心地渡過每一天,好好跟朋友家人計劃大吃大喝,遠勝過讀什麼鬼英文。就是我的重點!


24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