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揮揮手再見社會眼中的你

作家相片: 曾氏職涯諮詢曾氏職涯諮詢


若有時光機,我想回到小時候,告訴我自已:「讀書不是一切、賺錢不是唯一。」這二個台灣傳統社會的士大夫觀念讓我變屎宅男、邊緣人、窮書生…族繁不及輩載。」此系列為警示作用 XD


你一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經被貼上標籤。而這個身分烙印如影隨形,它成為我們的標誌,成為我們的負擔。有時它驅使我們成功,有時它使我們過度努力,有時則是完全扼殺你的自我本質。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 你又該如何找到自已?

重點是? 我們都會知道「別人可能怎麼想」,我們會知道一旦自已要做出符合這種刻版印象的行為,別人就會根據這些刻版印象來評斷、對待我們。這就是為什麼,身分是我們生活快樂及痛苦的來源,因為它總會以某種方式發生在你跟我身上,說不定一天還發生好幾次。

重點是? 我曾經家教過一位就讀建國中學三年級的男孩,個性害羞話不多,但聊到電動時你會希望他閉上嘴。他根本就不喜歡英文,但為了配合他媽媽對於"建中生"的刻板印象(會唸書又會玩又會把妹又會玩樂團又會演講又會寫文章又會考台大),他每周六都會跟我在一間很舊的咖啡廳,一起家教。我領了近半年的家教費後,逐漸體會到他的處境是多麼地無奈。

重點是? 從小到大,長輩或師長在看你是否有所成就時,他們跟你的解釋背後,存在著「觀察者觀點(拷爸你數學不好的)」與「行為者觀點(就你)」極大差異。身為拷爸你數學不好、國文不行、物理完了、地理GG、英文沒救、音樂無緣、體育白痴、美術自障的師長,他們注視著你,觀察你,評價你。

重點是? 二十世紀中葉心理學家Gordon Allport曾說過:「一個人的名聲,不管是真的假的,只要一而再,再而三的灌輸到人腦中,就一定會對他的性格起作用。」

重點是? 現今知識社會中,一般而言,智力較高的人收入較高,所以若針對台成清交的大學生作調查,必然會出現「連勝文現象」;即父母親的收入,才是真正決定你往後社經定位的因素。

重點是? 你是不是曾經嘗試過,利用上學上班前的時間「晨練」,中午不想休息繼續把握時間「趕報告」,傍時六點開始補習或開會,加班或上補習班超過八十小時。然而,不知道什麼卻沒有什麼成果,當然你的薪水或學校成績也沒有增加。

重點是? 從最低薪資二萬二的便利商站正職員工到年薪三百萬的外資證卷公司管理階層員工都會說:「我希望年薪有現在的兩倍。」到底大家是有多愛錢?

重點是? 無論你是還在求學的大學生或是出社會三年的職場菜鳥,你的責任就是將學到的東西在工作中「實踐=作到」。所以,焦點永遠是放在你能「做到什麼」而非你「了解什麼」。如果你是後者(我曾經是 QQ),那麼你大學四年跟出社會不管幾百年,只是在白白浪費你的時間和未來。

10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Kommentit


bottom of page